分類:國外旅遊
105/05/26
洛磯山脈的早晨是愉悅的,東方欲曉,旭日東昇,曙光漸現染紅了積雪的山頭,雲霧漸散,幽谷亮了,清新的空氣和醉人的花香,所有的一切都讓人快樂得想要歡呼。站在飯店前的碎石坡上遠眺那一片美麗的雪山,雪白的山巔有遠古冰河時代殘留的冰河遺跡,深谷中也有碧玉一樣的湖泊和河流鑲嵌其中,讓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造物者的鬼斧神工。今天是旅行的第五天,我們已置身在洛磯山脈群山峻嶺中,美景已經在向我們招手了。
5月26日, 星期四, 天氣晴
早餐在金馬酒家吃中式清粥小菜,大夥兒吃得好開心。深山中難得有好天氣,藍天白雲、風和日麗,這樣的好天氣最適合在山中遨遊,早餐後,7:40分展開今天的山中尋奇。
遊覽車奔馳在楓葉大道上,車行1小時左右進入洛磯山脈第一座國家公園~幽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Yoho」的原住民語是〝驚嘆〞的意思。
沿著高速公路左側奔流的踢馬河(Kicking Horse River),夾帶著高山融雪滾滾而下,水勢湍急,湖水河流瀑布、藍的天空和雪白的山峰、千年的原始森林、世界級的化石遺跡、和許多天然地形景觀,一幕幕在車窗外輪番上演著,令人嘆為觀止,難怪原住民將它命名「Yoho」。
幽鶴國家公園設置於1886年,面積廣達1,313平方公里,是洛磯山脈大自然遺產的四個加拿大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卻也是風景最壯觀、瑰麗、險峻的一個。車子經過菲爾德小鎮(Field),這個原本沒沒無聞的小鎮是因洛磯山脈興建鐵路而崛起,居民多半是鐵路局的員工,小鎮除了平凡與寧靜外,沒有什麼觀光色彩,而我們也只是路過而已。不久,車子轉入Emerald Lake Road行駛9公里到終點站的停車場,這裡是第一個景點,洛磯山脈的綠寶石~翡翠湖。
湖區四周一片寂靜,沒有其他遊客,而湖面静止的美簡直讓我窒息,那鑲嵌在樹林山峰之間的翡翠湖如翠如鑽,映著陽光反射出寶石一樣明亮的光芒。翡翠湖的面積超過一平方公里,是一座冰磧石堰塞湖,湖水顏色碧綠純淨,冷冽清澈,湖中游魚清晰可見,美得很不真實,彷彿是一幅油畫般。
湖不深,最深處只有30公尺,走過長長的木橋,顺着湖畔小路漫步,可以欣賞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和近處蒼翠的松柏倒映在平靜無波的湖水中。環湖步道悠閒散步,感覺自己置身世外桃源中。湖邊的兩座高山積雪未融,其相連的山脊間是著名的超過5億年歷史遺跡~伯吉斯頁岩化石床,UNESCO已將它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可以去參觀,但要申請並由專人帶路。
9:10分離開翡翠湖,走回頭路10分鐘是另一個景點~天然石橋(Natural Bridge)。這一座石橋橫跨在踢馬河波濤滾滾的河面上,一旁陡峭的山壁,激起水柱奔騰翻滾,氣勢磅礡,聲若雷響。這座天然形成的石橋是因巨石崩塌擋住河道,水本可翻過巨石形成瀑布而下,但踢馬河的水太湍急了,經年累月沖刷的結果,使得岩石被沖破了一個洞,於是水從石橋縫隙中流出,未被水沖破的石塊在河面上形成一座天然的橋樑。踢馬河水勢如萬馬奔騰,石頭和水的戰爭仍持續著,也許有一天把這石橋沖垮了,那時應該又會形成另一個風景吧。
天然石橋前方有一座人工橋,走到橋中央看石橋更清晰,左邊高地上設觀景台,居高臨下看石橋下的深潭水煙瀰漫,也更能感受到踢馬河的美和水的聲勢,周邊的景色實在美極了。
9:40分離開繼續回到楓葉大道上,車子行經8字形螺旋隧道,領隊沒讓我們下車觀景,只在車上講述,如果事先沒做功課的人根本不知所云。事後我向她抗議因為行程上有這個景點,她以不便停車推托,但據我所知,這裡是有個觀景台和停車場的。8字型盤山螺旋隧道是整個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浩大工程施工中最險要的路段之一,由於此地段落差太大,坡度太陡,技術加上經費等等困難,鐵路工程一直延宕了整整25年,直到1909年,鐵路公司將兩座山打通,再將鐵軌拉長7公里繞山旋轉成螺旋狀以減緩坡度,才終於解除了此路段的惡夢。鐵路打通後大大地促進了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據說在觀景台看火車經過隧道時非常不可思議,就好像火車在螺旋隧道內打了個結一樣,但我們無法親眼目睹,留下遺憾。圖片從網路上摘取,感謝您的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刪除,謝謝。
幽鶴國家公園的確是處處皆有美景,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也只能走馬看花了,因為此刻遊覽車已進入斑夫國家公園境內,左前方挺立的城堡山山勢如同一座雄峙於天地之間的城堡,高聳的岩壁,巍然矗立,宏偉壯觀。城堡山高度為海拔2766公尺,其前面山峰有一片綠意盎然的草坡取名為艾森豪果嶺。
洛磯山脈共有7座國家公園,其中4座被列為大自然文化遺產。班夫國家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是加拿大第一座國家公園,設置於1885年,也是洛磯山脈面積最大(6641平方公里)、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公園內大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不但有溫泉、冰河、松林、河流、湖泊和綿延的高山,風景之壯麗並不輸於鄰近的幽鶴國家公園,尤其境內的露意絲湖更是聞名海內外。
弓河是流經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內最長的河流,長度645公里。進入班夫國家公園後,10:30分來到弓河瀑布,瑪麗蓮夢露主演的成名作“大江東去” 即以此為外景,那已是60多年前的事了。
弓河瀑布是由弓河的斷層所形成,落差僅有10公尺的弓河瀑布雖然小,但水勢湍急、濤聲轟耳、白浪翻騰,也相當壯觀。瀑布前方是個寬闊的小公園,遊客可以坐在長椅上欣賞瀑布和四周的山景。
瀑布的左側有石階可登上觀景台看右邊的瀑布和左邊的班夫城堡飯店,只見精緻典雅的城堡飯店建築像個驕傲的英國貴婦一樣半隱身在綠林中,那充滿濃厚英國貴族風的建築,高聳的塔樓、古典、優雅、讓人一看就免不了一陣驚艷,若不是看到那面飄揚的加拿大國旗,我還以為自己到了英國呢。
11:00點集合驅車前往班夫鎮。標高2949公尺的藍德山(Mt.Rundle) 出現在右前方,1840年,傳教士Robert Rundle 在此傳道,此山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座山很容易辨認,因為山的一邊有個明顯的斜度,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像一塊三明治。
半小時左右抵達班夫鎮上「The Keg」吃午餐。The Keg是北美連鎖餐廳,在加拿大很多省份和美國都可以看到這家連鎖店,主要菜色是牛排,搭配季節時蔬,用餐環境好、氣氛佳、食物也相當美味可口。
到了班夫鎮,今天下午的行程幾乎都是環繞著小鎮附近的景點為主。12:40分帶著吃撐了的肚皮登上離小鎮不遠,一個半山腰道路旁的觀景台上,站在這個點拍攝班夫城堡飯店是最佳角度,曾有一位攝影師因此而得最佳攝影獎,從此這地點便命名為「驚奇角」了。登上圓木搭建的驚奇角,大家拿手機拍個不停,城堡飯店永遠是美麗的背景。
下午1:10分回到班夫鎮,我們要搭乘1:40分班夫纜車上硫磺山,因時間還早,大家就趁機逛街採購。每到一個地方,我似乎只對當地的水果較有興趣,我們的自拍器壞了,也趕忙在鎮上再買一個,價值比台灣貴一倍多。
硫磺山海拔2281公尺,坐上纜車只要8分鐘就可以來到山頂觀景台。這裡本來是個氣象站,早在19世紀末期,氣象觀察員每隔1、2個星期就要上山來收集氣象資料,當時沒有纜車,只能走森林小徑上山,單程上山要2小時。由於山上風景秀麗,又可一覽班夫鎮及其他景區的美麗景致,因此Brewster旅遊集團出資建了纜車站,吸引了更多觀光客。
纜車站
登上山頂,班夫群山和綿延雪峰盡入眼簾,峰頂上殘雪在陽光下閃爍如鑽,蜿蜒流過班夫鎮的弓河一水如帶,洛磯山脈磅礡的氣勢引人壯志躊躇。山頂上從展望台一路到氣象瞭望台至高點都架設了木板步道,整齊又美觀。佇立山頂,環視四周美景,久久不願離去;雄渾的山巒、高聳的峰嶺、深幽的溝壑、磅礡的峽谷,雲海翠木、針葉林中跳躍的小栗鼠,一切都美得難以形容,只有身歷其境才能體會。
下午2:40分搭乘Brewster纜車下山回到班夫鎮,接下來直到晚餐時間都是自由活動逛街時間,若不是纜車票早預訂了,我寧願在硫磺山多停留些時間。
班夫鎮位於亞伯達省班夫國家公園內,是洛磯山脈最早建立的小鎮,人口不到1萬人。小鎮盤臥在洛磯山脈山腳下,四周群山環繞,卡斯喀山(Mt.Cascade)是班夫鎮的最佳親密伙伴,不管晨昏日夜,它們總是靜靜地互相依偎。鎮上的主要大街是班夫大道,大道兩側的建築仍然保留著19世紀時的特色,街道上商店林立,各式各樣物品、紀念品、甜點、快餐店應有盡有,是洛磯山脈中最受歡迎的觀光點。
卡斯喀山是班夫鎮的靠背
班夫的餐飲非常多樣化,因為觀光客來自世界各地,我們的晚餐是韓國料理,火鍋和烤肉,說真的,我對這一餐沒有好印象,應該是整個旅程中最難吃的一餐。
從班夫開車到露意絲湖(Lake Louise)54公里,到達露意絲湖城堡飯店時,已是夕陽西下時候。匆匆放下行李飛奔到湖邊,躍然在目的是一泓碧湖宛若翡翠般晶瑩剔透地展現在山谷間。那一潭藍綠色的湖水,一如藍寶石般瑰麗,剔透玲瓏、綠波蕩漾、波光粼粼、讓人有一種窒息的美感。雪山、松林和冰河倒映在湖面上的美更令人賞心悅目。
露意絲湖海拔高度有1731公尺,湖長2.4公里,寬500公尺,水最深處達90公尺,被稱為洛磯山中的寶石。露意絲湖三面環山,翠綠靜謐的湖泊在維多利亞山和維多利亞冰河的雙重映照下更顯得秀麗迷人。湖的兩側設有各2公里的環湖步道,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湖光山影,遠山疊雪或是蒼松折翠,總之,露意絲湖的每一個畫面都是大自然的精心傑作。
百年歷史的露意絲湖城堡飯店有「荒野中的鑽石」之稱,尊貴壯麗的建築外觀,簡單的翠綠色屋頂和米白色牆面,完全與雪峰、冰河、碧湖融為一體,真是一種得天獨厚的美麗,令人讚賞。
這座城堡飯店始建於1890年,之後曾多次增建才有現在的規模。今天晚上住在城堡中,一種深刻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很晚了,明天早上再來好好探索一下這座百年歷史建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