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日。今天是旅行的第6天了、早上6點晨喚、早餐後、7.30分就出發前往大理。大理的導遊姓徐、是白族人、穿著白色繡花的白族傳统服飾、頭戴飾有銀飾的帽子、帽子左側掛著一串白色及腰的流蘇、別具民族風情。大理人對男女的稱呼又不一樣了、男生是阿鵬哥、女生要叫金花才不會失禮。
大理導遊徐金花
大理位於雲南省中西部、海拔2000-2100公尺之間、面積145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0萬人、是一個以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市。東臨洱海、西倚蒼山、家家流水、戶戶養花、青山抱綠水、湖光映山色都是大理最好的寫照。特別是由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所形成的「風花雪月」、更讓大理的美不言而喻、加之獨特的旅遊條件、大理也被譽為「東方日內瓦」。從麗江到大理有一段三小時的車程、途中經過著名的「崇聖寺三塔」、由於此景點不在我們的行程中、所以並未下車遊覽、但導遊也順便介紹了一段。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地標、建於南詔時期、是一座頗具規模的佛教寺廟、它位於蒼山腳下、崇聖寺已於西元672年毁於戰亂、如今只剩寺前一大兩小的三座佛塔經過一千四佰多年巍然屹立不搖。
崇聖寺三塔、此照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會立即删除、也感謝您的分享
我們於11點左右抵達大理上關花的蒼山車站、因為要乘坐天龍索道上山遊覽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天龍洞。蒼山又名點蒼山、由19座山峰組成、最高峰海拔4122公尺。蒼山和洱海相互輝映、是大理著名的明勝風景區、遊客至此、可盡情觀賞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也可俯瞰蒼洱大地壯麗景色。
大理上關花、天龍洞前
搭索道上天龍洞只要短7分鐘就到了
遠眺大理壩子
洱海、蒼山、山水相依
天龍洞屬於天然形成古溶洞、距今約有80萬年歷史、因形成似一條橫卧的巨龍而得名。天龍洞橫貫雄偉的蒼山雲弄峰、主洞全長507公尺、洞口不大、遊路曲折、主要景觀有28個和108個分洞。沿路攀登、移步換景、鐘乳、石筍倒豎橫伸、其中「天龍八部」宮是洞內最壯觀的景點、八座鐘乳石酷似天龍八部中的神道怪物(這裡是電影天龍八部的拍攝外景場地)、我沒看過小說天龍八部、也沒看過這部電影、所以對劇情人物都不清楚。洞內黑暗又潮濕、拍照效果不理想、所也也少拍。天龍洞出口在陡峭的岩壁上、一出洞口、豁然開朗、洞口修建有亭、閣、遊廊,可供游人休息。站在遊廊邊俯瞰洱海、煙波浩淼、碧水似鏡、蒼山洱海、山水相依、景色無限美好。
天龍洞口
進入天龍洞、洞口不大
天龍洞內的石瓶、摸一下保平安
大理的午餐在「四方宏源白家食府」吃了白族風味的砂鍋魚頭、和我們平常吃的沒什麼差別、洱海的魚鮮美自然不在話下。吃飽啦!咱們到了下關的洱海乘船碼頭、準備搭乘小船遊洱海及觀賞魚鷹捕魚秀。
四方宏源白家食府規劃不小、生意好到爆
搭船囉!去給魚鷹看!
洱海不是海、它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泊、海拔約2000公尺、長42公里、寬4-9公里、水最深達20公尺、湖面清澈如鏡、風光明媚、景致宜人。欣賞洱海之美、唯有搭乘小船來領略那如詩如畫一般的意境。
風平浪靜的洱海
魚鷹捕魚在大陸地區應該司空見慣了、對台灣人來說算少見的。魚鷹具有捉魚為食的習性、魚鷹捉魚時是全身潛入水中捕捉、漁夫以草繩微微繫住魚鷹的喉部、使魚鷹以喙捉魚後、只能吞下小魚、無法將大魚吞食、漁夫於是把大魚自魚鷹口出取出。洱海上的小船幾乎都用人工划船、每一艘船坐10人。咱們上船一坐好、船娘便熟練地一划一蹬、小船就已經輕盈地盪漾在碧波中了。
魚鷹要潛入水中捉魚了
午後的洱海風平浪靜、炎熱的太陽也很識趣地躲進雲層裡去了、微風輕吹的感覺的確心涼脾透開。此時小船已划到湖中心、這兒已有三條小船停靠著、每條船都有6-7隻魚鷹(原來三條小船的魚鷹是輪流表演的)、其中有一條小船划向我們、漁夫一聲令下、魚鷹以輕盈之姿迅速潛入水中、不一會兒、其中一隻魚鷹的口中已叼著一尾活跳跳的大鯉魚了、捕魚功夫真是一流、大夥兒報以熱烈掌聲、漁夫驕傲地將魚鷹和大魚高高舉起。魚鷹們又再次入水、短短時間內共捕捉到兩條大魚、有遊客將魚買下來加菜、每條人民幣50元。船娘說我們運氣很好、魚鷹也常有捉不到魚的時候呢!有些遊客會敗興而歸咧!
今天共捉到兩條大鯉魚、運氣不錯
請觀賞魚鷹捕魚的錄影片段
看罷捕魚秀、小船划向回程、經過一艘紅白相間的船、船上有白族男女唱著優美的白族歌謠、導遊說是迎賓曲、在幽揚的樂聲中、我們回到了岸上。下午2.50分到了下一站~喜洲、參觀喜洲民居、體驗白族三道茶的滋味和觀賞民族歌舞表演。
白族歌謠錄影片段
「喜洲」位於大理市北邊、是歷史名城、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地、文化發達、文人輩出。喜洲人以擅長商貿而聞名、這裡有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築群。喜洲的白族傳統建築不但古樸典雅、其精湛的雕刻工藝也獨樹一幟。大理石是大理重要石材出產地、因此石雕也是主要建材之一。導遊帶領我們參觀喜洲古鎮內的一家豪門大院。從佈局上、喜洲白族人的房特別重視照壁、其次是門窗、門樓及花枋的裝飾、除了選用名貴木材、還雕上各種吉祥圖案如金雞、喜鵲和麒麟等等....豪門大院內、庭院深深、每一廂每一房無不雕梁畫棟、斗拱重疊、翹角飛簷、青瓦白粉牆加上彩畫裝飾藝術、處處絢麗多姿、也充分體現了白族人的建築才華、雅緻和藝術的鑑賞力。
大院內還有著濃濃的商業氣息、有銀飾店、藝術品店、紮染、茶葉和小吃店等。大院內、我們還觀賞了三道茶歌舞表演、其表演內容有白族婚禮、白族歌舞、服飾展示、三月街和繞三靈等極富民族特色節目。表演時間大約40分鐘、中間也穿插一段介紹三道茶的典故、白族姑娘為每一位觀眾送上三道茶、依序分別為苦茶、甜茶和回味茶。
白族紮染藝術
民族服飾展示
演唱白族歌謠
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的最高禮遇。第一道苦茶又稱為烤茶或百鬥茶、將茶葉烤成微黃、沖入開水、喝起來先苦後甘、能提神補氣,使人神輕氣爽。第ニ道甜茶、茶盅裡放入紅糖、乳扇、桂皮等、香甜可口。第三道回味茶、放有炒米花、薑片、少許糖、花椒、核桃仁等佐料、喝起來苦辣酸甜、回味無窮。
三道茶文化
白族粑粑
白族家庭多愛飲烤茶、招待客人飲甜茶、在婚事、節日期間專飲〝三道茶〞。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發展到極富內涵的喝茶文化、含義上寓以人生為一苦、ニ甜、三回味的哲理。我們於下午4點離開喜洲、下一站是「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的古城樓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西南絲綢之路的門戶、後來又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當然也是商人雲集之處。大理古城面積2.11平方公里、四面有城牆、四角有角樓、城內是典型的棋盤格局、城的中心有一座華麗典雅的五華樓、其實真正的五華樓已毀於戰亂、現在的五華樓原身是城裡的鐘鼓樓、現改稱五華樓。大理古城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城裡至今還保留有不少粉牆畫壁的白族民居、年歲久遠、班駁的城牆仍看得出歲月的痕跡。
五華樓
大理古城白族風味小吃別具一格、沿街設攤的烤乳扇三五步一家、我也好奇買了一串夾著紅豆沙的烤乳扇、濃濃的乳香味、有點像乳酪的味道但帶一點微酸、不難吃但也不算好吃。「乳扇」是雲南十八怪之一〝牛奶做成扇子賣〞、說的就是乳扇。乳扇是鮮奶煮沸混合食用酸煉製凝結、製成薄片再纏繞在細竿上晾乾、吃起來有點咬勁、沒有乳酩那麼香。除了烤乳扇、古城街上也賣白族人愛吃的粑粑和烤餌塊、我擔心衛生問題、不敢隨意嚐試、所以不知口味如何。
這一片就是乳扇
烤過後、抹上一層豆沙或芝麻再捲起來就變這樣了
今天的行程排得相當緊湊、遊罷大理古城、大家早已飢腸轆轆、晚餐後直接入住五星級非常漂亮的「風花雪月大酒店」。酒店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位置優越、是一座典型的白族建築式樣、面積大得驚人、老闆收藏的藝術品琳琅滿目、整間酒店幾乎就是他的博物館了。
大理風花雪月大酒店
該睡囉!明天要搭國內班機前往旅行的最後一站~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