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類:國外旅遊
2013/06/10 10:01

 

5/28日、星期二(Day 3)。

今天天氣相當不錯、17度C攝氏度的溫度、和絢的陽光明亮又暖和。大家準時於8.15分集合、8.30分出發前往56公里外的斯洛維尼亞首都~朱布亞那(Ljubjana)。

徒步在朱布亞那舊城區

 

朱布亞那在歐盟會員國中算是最年輕的首都之一、也是人口最少的一個歐洲首都、人口不到35萬人、但它卻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個文化大熔爐、也是斯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朱布亞那建城歷史已經超過2,000年、從羅馬帝國時代、經法蘭西帝國、奧匈帝國到前南斯拉夫、來自各方的政治勢力都在這裡留下不少痕跡。市區內到處都充滿著迷人的巴洛克和羅馬式建築和藝術品。我們在朱布亞那市區觀光、先後參觀了歌劇院、市政廳、羅巴噴泉、方濟會報喜教堂、聖尼古拉教堂、三重橋、飛龍橋、和市集。

右起:朱布亞那當地導遊、領隊小邵、佰林

 

導遊帶領著我們徒步於舊城區內、這裡也是重要的歷史區域、經過歌劇院後、來到規模不算大的市政廣場市政廳就挺立在廣場左側、高聳的鐘樓和宏偉的廊柱是市政廳的最大特色。羅巴噴泉位於市政廳的右手邊、白色的噴泉建於17世紀、設計此噴泉的是一位義大利人Francesco Robba.噴泉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噴泉上三座捧著流水陶甕的神祇分別代表斯國的三大河流。從羅巴噴泉往前走是三重橋一座連接朱布亞那新城區及舊城區的橋樑。二十世紀時、橋已無法負荷交通流量、因此在兩側分別增建了僅供行人通過的行人橋、設計成今日我們所見到的三座不同角度的橋樑、命名為三重橋。在三重橋的另一端是方濟會報喜教堂、它位於新城區、粉色的外牆的確喜氣。

朱布亞那市政廳及廣場

羅巴噴泉

粉色建築是方濟會報喜教堂、白色是中央藥局、前景是三重橋

三重橋、中間橋為車輛通行、左右橋是行人橋

 

沿著市政廣場走、來到了朱布亞那主教堂~聖尼古拉教堂。教堂建築為巴洛克風格、綠色的圓頂和兩座高聳的塔樓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目前教堂最受矚目的焦點是兩扇特殊的銅門、這扇特別的門是以青銅鑄造、門的主題是「二十世紀朱布亞那教區的主教們」、六位主教的頭以浮雕的方式突顯出來、手執權杖的主教們看護著飽受苦難的俗世人民。這道青銅大門建於1996年、是為了迎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來訪才特地打造安裝上去的。

青銅鑄門上六位主教的頭形浮雕

聖尼古拉教堂內部

沿者市集旁的馬路往前走、經過屠夫橋、小邵說它也稱為情人橋、因為橋兩側的欄杆上掛了許多愛情鎖。過了屠夫橋、遠遠地就能看見飛龍橋了、飛龍橋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一座鋼筋混凝土橋、但這座橋是建於距今一百多年前、那個時代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並不像現在這麼普遍、而且它也是斯國首座鋪上瀝青的橋、由此可看出它的特殊性。飛龍橋是為了紀念一位皇帝加冕40週年而建的、橋的四端各有一條飛龍銅雕、因此取名為飛龍橋。

屠夫橋又稱為情人橋、橋面以透明材質建造、左側為販賣肉品商家

飛龍橋上的飛龍銅塑、共有四座、已有100多年歷史

飛龍橋側面

市集前的圓柱圍廊、裡頭販賣肉類如火腿、香腸..etc...

步行了一個早上、小邵終於讓我們自由活動一個小時。逛市集是咱們目標一致的行動、市集的範圍不大、賣的東西也很雜、無論是花卉、水果、乾果、還是日常用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個人對花卉和水果較有興趣、又適逢新鮮櫻桃上市、因此買起來毫不手軟、此外、也買了一些可代表斯國的紀念品。11.15分集合前往午餐去、今天難得能吃到中式午餐。皇城酒家是江浙老板漂洋過海到斯國開的餐廳、菜色不錯、大夥兒吃得開心。午餐後的行程是56公里外的波斯托依那(Postojna)、造訪世界No.2、歐洲最大最美的天然鐘乳石洞。

市集一角

水果種類不算多、當令的有櫻桃和杏桃、草莓

看人家幼兒園如何帶娃娃上街、真是可愛極了

12天內唯一的中式午餐在朱布亞那皇城酒家

斯洛維尼亞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國家、歐洲最大、最有特色的鐘乳石洞就位在波斯托伊那(Postojna Jama)。不到波斯托伊那、就不算來過斯洛維尼亞、因為Postojna Jama 是全世界喀斯特地形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灰岩洞、已被UNESCO 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此鐘乳石洞於1818年被發現、1926年開放參觀、1967年完成進出的雙向鐵道、小火車開始載客入洞內遊覽。洞深入地下200公尺、景區全長27公里、但目前僅開放最精彩的5.7公里讓遊客參觀。

世界自然遺產~波斯托伊那鐘乳石洞導覽圖

鐘乳石洞入口景觀

洞口前

進溶洞前、大夥兒先逛旁邊的紀念品店

 

為了探索這座美麗異世界、我們必需搭乘電力小火車(車程約10分鐘)、它以相當快的速度前進、行進當中可千萬別站起來、這是導遊不斷交待的注意事項、真的!因為頭頂上全是尖銳的石塊、小火車又跑得快、萬一....... 那後果真不敢想像!岩洞內非常潮溼、水滴不時滴落、洞內溫度又低(終年均溫8度C)建議入洞時戴上帽子和手套。小火車經過的洞穴有大有小、時而穿過狹窄坑道、時而現身大片空地上、時而來個大轉彎、兩旁密密麻麻的石柱和石筍、讓人目不暇給、每當出現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時、便引來遊客的驚呼聲、我們睜大眼睛仔細捕捉每一個不可思議的畫面、牢記著這每一份的感動。

坐上小火車了、列車很長、一次可載客上百人

小火車抵達終點後、我們改以步行方式遊覽洞內奇觀。溶洞內人滿為患、遊客來自四面八方、洞內也提供5種語言的解說、但沒有中文、我們只能隨著英文解說員的腳步、仔細聆聽解說、慢慢地揭開鬼斧神工的神秘面紗。溶洞內的地貌非常豐富、滴石各有不同的規模水滴量的大小及所含的鈣和碳酸鹽的量、都是其形狀、顏色不同的因素、含氧化鐵量較多的形成紅色;從地面生長的較粗的叫石筍、石柱、還有壯觀的石瀑、如義大利麵條般的形狀、更有薄如絲的半透明石翼…全都靜靜地生長在這個秘境中。

溶洞內景觀及步道

 

〝之〞字形觀景步道、由此可見溶洞深入地下數百公尺之深、的確壯觀!

 

這個在三百萬年前就已形成的岩溶地形、至今依然在持續變化,持續生長。以步行方式可以近距離觀賞或觸摸到數十公尺高的石筍、也可以看到千百根似銀針般的鐘乳石倒掛在天花板上、還有各式各樣不同形狀的石柱、石麵條、石帷幕、石梨子、石獸等等、個個晶瑩剔透、千姿百態、反正它的長相隨便您想像、您說它像啥就像啥囉!參觀鐘乳石洞依規定是不能拍照的、但只要不使用閃光燈、解說員也不干涉、但洞內光線差、拍出來的照片也差強人意。解說員偶而會把洞內燈光關閉、洞內頓時嘩聲四起、還有回音呢!沒了燈光的溶洞內黑漆漆、伸手不見五指、亂恐佈的!可憐這些鐘乳石美景在黑暗的洞內關了數百萬年哩!


最後遊覽到波斯托伊那最具代表性的石柱景觀~鑽石石筍和石柱、一白一紅、當地的雜誌上及入場卷上都以此景觀為背景圖。遊覽溶洞的終點站是一個最大的洞穴、地面平整、導遊說這裡是一個音樂廳、可容納一萬多人、曾在此開過音樂會喔!有echo、音效應該不錯的。另一方面、個人較認同溶洞內全部採用一般燈光來照明、讓遊客可以清楚觀看鐘乳石的原色和原貌、不像在內地的溶洞常用各種彩色燈光來營造氣氛、比較起來、後者顯得俗、而且影響觀瞻、真應該改進才是。

波斯托伊那最具代表性的鑽石石筍和石柱、一紅一白、現場看更壯觀、相機拍不出其全貌

波斯托伊那溶洞內的生態也很豐富、大約有100多種、其中以Valvasor 俗稱〝娃娃魚〞的蠑螈、 因稀少被視為斯洛維尼亞的國寶。其形狀似泥鰍但身體呈粉透明色、長約25-30公分、因長期生活在黑暗處、沒有視覺功能、 但嗅覺非常靈敏、而且在水裡會釋放電流、7年可不吃東西也能存活、而且壽命可長達百年以上、真是稀有動物。

斯洛維尼亞的國寶魚~Valvasar、蠑螈的一種

步出洞穴口、地底河水嘩啦啦地流進洞穴內、原來當地的Pivka河就是造就此偉大洞穴的推手之一。頂著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第二大的鐘乳石洞穴光環、這裡的觀光客可是一年365天絡繹不絕、不過也拜這些觀光客所賜、完善的設備不斷增設中、讓遊客僅需輕輕鬆鬆的就能觀賞到鬼斧神工的鐘乳石洞了、我們除了大開眼界之外也慶幸能見識到這奧妙的大自然傑作、真可謂不虛此行。

Pivka 河直接灌入溶洞最底層

從鐘乳石洞出來重見天日時已將近下午4點了、兩小時行車後到達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邊界、經過邊防驗証後、我們離開了斯洛維尼亞、開始踏上克羅埃西亞的國土、並展開為期8-9天在克國的旅遊行程。傍晚6.30分抵達克國觀光的首站、也是克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札格雷布(Zagreb)。今夜入住五星級喜來登Hotel。

札格雷布喜來登 Hotel


喜來登Hotel 旁的銀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lphine310 的頭像
delphine310

玫園思語

delphine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