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富野古道 又被稱為鄒族古道或水山古道、全程6.32公里、是林務局規劃的14條國家步道中最為平坦好走的古道。 特富野古道位於嘉義與南投縣交界處的深山裡、是阿里山著名的鄒族集中地、亦是古時候鄒族人狩獵的便道、古道沿途生態相當豐富、美麗的河流和峻秀山巒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奇花異草、在阿里山自忠端的古道入口處便見遍地的法國小菊花、古道兩側常見森氏杜鵑、毛地黄、紅榨槭、山葵及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草、此外、也常見到色彩艷麗的各種菇菌類隱身在枯葉底下。
特富野古道又稱鄒族古道式水山古道、平坦好走、林陰處處、鳥叫蟬聲不絕
古木、鐵道、旅人
漫步在這海拔約2000公尺的森林古道上、沿途林木茂密、古木參天、空氣清新、涼爽舒適、高山清新冷冽的空氣中、除了鳥叫蟬鳴外、沒有任何聲響、走在幽靜古道上、你可以完全放空、輕鬆自在地享受那種天下人皆沉睡唯我獨醒的氛圍。 美景是一步一脚印的堆疊、望着山嵐迷漫在柳杉林間、那種人間仙境的夢幻、迷濛與寧靜不由得令人沉醉、在這人煙稀少的森林間、特意遠離伙伴、孤立在古道上的我一個人靜靜的享受着這難得的片刻澄靜。
山嵐迷漫在柳杉林間、夢幻又迷濛、彷彿聽得到樹木的呼吸
鄒族古道上的磨刀石、狩獵户可在這塊大石頭上磨獵刀
日本人運送木材的鐵道遺跡
在日據時代、阿里山地區及特富野古道上有着滿山遍野的上等紅檜、扁柏等高級林木資源、曰本人在短短的四年中將紅檜砍伐歹盡、為了便利運送砍伐下來的紅檜、他們便將古道的部份路線建設成阿里山鐵路支線將紅檜運送下山、紅檜被砍光後、目前古道上、只遺留廢棄的運材鐵道、當年的事蹟也早已成過眼雲煙了、 如今的古道上已不見紅檜的踪影、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人造柳杉林了。
人造柳杉林
背後是阿里山山脈
森林鐵道史
優美又挺拔筆直的柳杉人造林是特富野古道最具代表性的林相景觀之一、柳杉木最適合生長在900 --2000公尺高海拔的山區、行走在古道上可觀賞這些高聳達數十公尺挺拔的針葉樹林。 柳杉原產於日本、是常綠喬木、最高可達70公尺、樹皮紅棕色有垂直條紋、木材有清香的氣味、防水能力強又可抗腐、台灣早期都以柳杉筆直樹幹加以防腐處理後、作為電線桿之用、日後才逐漸被水泥取代。
優美的柳杉林相景觀、樹齡應有一百年
阿里山自忠端的特富野古道入口處
特富野古道 全程6. 32公里、要走完全程需要極佳的體力、我們的行程是由阿里山自忠端的入口處進入古道、走到3.2K處便折返、這一段路是最精華、最美也是最平坦好走的路段、風景極佳、古道沿線有木椅及涼亭供休息之用。 回程時下着傾盆大雨、在雨中的古道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情境及趣味。 台灣的山明、水秀、古道美、美不勝收!希望朋友們多接近山林、來一趟芬多精古道漫遊充實您的身心靈。
古道上有木椅涼亭供休息、亭子前有一石橋但已被土石流沖毁